3月24日至27日,青海盐湖所承担的“科学与中国”西部行项目在青海西宁四个学校成功举办12场科普讲座,受到广泛欢迎。
本次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赵太平研究员、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屈建军研究员、苏州纳米所薛进高级工程师和西安分院丁芳兵博士,与青海盐湖所科普团队合作分别在西宁晓泉小学、西堡镇九年制中心学校、湟中县第一中学和多巴高级中学开展了12场科普讲座,科普内容涵盖了矿产资源、纳米科技、植物和昆虫、盐湖资源等多个领域。晓泉小学位于西宁市城东区,少数民族学生占比高达70%以上,其它三个学校地处郊县和农村,学生多来自于农村和生态移民村镇。
赵太平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矿床科研工作,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组织优秀地质科研团队在四川、江西等开展了279场科普讲座。作了主题为“矿产资源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讲座,从地球活动到矿产资源的形成、矿产资源在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发挥的作用到全球格局变化下中国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等,赵太平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工作经历娓娓道来,并与同学们积极互动。
薛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教育专委会委员,热心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出版科学绘本19册,多次荣获全国和中国科学院科普大奖。薛进结合小学课本中纳米相关的课文为同学们科普了有趣的纳米科技基本知识、应用以及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纳米赋予动植物的奇特行为等,吸引了小学生们的注意力,还为学校赠送了与纳米科普相关的电子版课件。
屈建军研究员三十多年来坚守风沙灾害防治工作第一线,在青藏铁路沙害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防治、东南沿海海岸风沙危害综合防护、鸣沙发声机理、防沙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屈建军以自己坚守沙漠研究数十年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为同学们揭开“沙子为什么会唱歌”的科学原理,生动讲述了可贵的科学家精神,深深打动了少年学子的心。
丁芳兵博士是2024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第三名,荣获一等奖,并代表中国科学院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丁芳兵作了主题为“自然界的折纸大师们”的讲座,以自然界里奇特的植物的叶片折叠和昆虫翅膀折叠为例,为同学们展示了神奇的自然现象及其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妙趣横生。
青海盐湖所的科普团队为同学们普及了盐湖知识,展示了漂亮的盐湖照片,讲述了中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等。
此次系列讲座4个学校参加的学生达4400多名,省内多家媒体对此次科普进行了报道,并开展了线上直播,同时也得到了西宁市科协的大力支持。
六十年来,青海盐湖所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西部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我国盐湖资源理论研究和钾、锂等战略元素开发利用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今后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开展“科学与中国”西部行科普活动,积极科普盐湖等科学知识,大力宣讲科学家精神,丰富青海地区中小学校园文化,扩大中国科学院在西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主题海报
赵太平与学生互动
薛进作科普报告
屈建军科普“鸣沙”
丁芳兵作报告
李发福作科普报告
合影
千人科普现场
审核:赵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