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纲(19041991),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是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曾从事过紫外光区和远红外光区分子吸收光谱的研究。他特别重视应用化学,早期从事过矿物原料化学研究,50年代以后在无机合成化学、盐湖科学调查和盐湖化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盐湖化学领域中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是中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还是一位优秀的科学组织家。

  1956年,柳大纲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出发,选择了物化分析(相平衡)专业,以国家将开发的青海茶卡盐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盐湖水盐体系物相分析的系统研究。1956年,他带领研究组的人员到茶卡盐湖、柯柯盐湖实地考察。1957年,以柳大纲、袁见齐为队长,会同地质、水文地质、石油勘探、化工、盐业、轻工和地方部门科技工作者组成了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对大柴旦湖、察尔汗湖、茫崖湖、尕斯库勒湖和昆特衣湖进行了调查。他是我国赴青藏高原盐湖系统考察的第一位化学家。在调查中他提出了盐湖资源都是易溶盐,具有今天是固体也许明天变成液体的活矿性质,必须用物理化学变化的观点来了解资源的存在与变化情况,因此由化学家参加盐湖资源科学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柳大纲根据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原理在大柴旦湖最低洼地区布置钻探,经过在偏光显微镜下细心观察,确认为晶体后又进行酸性溶液分析,终于获得了B2O3(氧化硼)品位为13%的柱硼镁石,从而确定大柴旦湖为我国大型硼矿矿床之一。这一发现和硼酸盐的综合利用研究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察尔汗湖发现光卤石及富钾卤水资源后,他首先提出察尔汗湖约有2亿吨氯化钾的大型可溶性钾盐矿床的预测。后经普查又确认大柴旦湖底有丰富的硼资源,柴达木有巨大的锂盐资源。

  1958年起,在察尔汗湖进行小规模钾肥和氯化钾生产,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工艺流程。在1956年至1959年的工作基础上,1960年在北戴河召开的第一次盐湖学术会议上,柳大纲做了《盐湖化学任务》的大会报告,总结出我国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具有“多、大、富、全”的特点,并首次提出盐湖化学与海水化学同样要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同时指出该分支学科包括盐湖地球化学、水化学、矿物学、物理化学、成盐元素无机化学、化学工艺学、同位素及稀有元素化学、盐卤分析化学及化工设备等10个方面的任务与研究内容。

  1960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其它科研部门全部撤离柴达木盆地,唯独柳大纲领导的化学研究所盐湖组坚持在原地工作,并总结经验,制定了发展盐湖化学的规划。其中基础研究中包括发展含硼体系、含盐酸体系、介稳体系等结合我国资源及地区特点的水盐体系相关的研究。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能的日晒冷冻来分离、提取各种盐类;为发展新技术,要开展电渗析(即膜分离)、离子交换和萃取等新手段来分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在提取组分上,除重点进行钾、镁、硼、锂提取外,也要考虑钠、溴、碘、铷、铯、铀、钍、重水和有关同位素的提取。湖区范围除以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和大柴旦两个湖区为重点外,也要考虑西藏、新疆等地盐湖的研究。在研究阶段上,除实验室小试外,还要在现场进行扩试,因此他提出在现场建立工作站和在大柴旦建立“万能车间”进行扩试的建议,以期能更快推广到生产中去。

  柳大纲于1963年提出了三个湖建三个厂为主线的构想,即以氯化物类型的察尔汗盐湖建立年产10万吨的钾肥厂;以硫酸盐类型的柯柯盐湖建立年产250万吨的食盐厂,以含硼锂的硫酸盐类型的大柴旦湖建设一个生产硼锂的示范车间。在研究内容上包括矿床地质、水文地质、采卤、盐田结构、盐田工艺、盐田产品采运机械、产品加工、老卤利用等一整套研究方案。为了实现这个规划,由中国科学院、化工部、地质部分别组建盐湖研究所和盐湖地质所。自1956年到1966年,柳大纲不顾年老体弱,先后6次到盐湖现场作调查研究和指导、检查工作。他曾指导盐湖所的同志从事盐湖物理化学调查、盐卤资源综合利用、稀散元素的分离提取,以及水盐体系、浓盐溶液化学、盐湖水化学、盐卤分析化学等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盐湖化学的发展与钾镁硼锂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钾肥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柳大纲虽身受迫害,仍念念不忘开发青海盐湖资源。1983年,他已年近八旬,还关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青海钾肥厂建成后稳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与地质学院袁见齐教授联名上书党中央、国务院,使此项目列为“七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直到卧病在床,仍念念不忘这项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