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所青促会小组举办第八次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7-03-29 编辑: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为加强国内外不同学科方向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青海盐湖所青年学者的合作与创新能力,青海盐湖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赵井东、李宗省副研究员和兰州大学李国强副教授于328日到青海盐湖所进行学术交流。 

  赵井东副研究员作了题为“现代冰川概况及天山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研究”的学术报告。赵井东先讲述了现代冰川地貌类型,回顾了中国冰川研究的历史和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是否发育冰川存在的争论,最后讲述了他研究新疆天山中更新世以来冰川发育历史取得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天山至少在40万年以前就具备了发育冰川所需的各项条件,开始发育冰川。 

  李宗省副研究员作了“祁连山稳定同位素水文过程初步研究”的报告。李宗省以气候学、水文学、冰冻圈科学的交叉领域为立足点,从液态降水增加和冰雪剧烈消融两个角度分析了高寒区固态水向液态水的转换过程,以水汽再循环为纽带探究了高寒区气态水向液态水的转换方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剖析了高寒区多相态水体转换对径流成分变化的影响。其研究发现:(1)祁连山区降水稳定同位素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云下蒸发与水汽再循环;(2)降水、冰雪融水和冻土活动层地下水先通过产汇流过程充分混合转化后以泉水的形式补给河水,在地势陡峻的山区,各水体在流域内的滞留时间较短而且以比较快的速度补给河道;(3)祁连山液态降水占出山径流的70%左右,而冰冻圈融水已占到径流量的1/3左右;(4)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祁连山区蒸散发过程的不断加强,水汽再循环正在逐步加速,已成为区域水汽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寒区汽态水向液态水转化的主要方式。 

  李国强副教授作了“中亚天山地区黄土记录的高分辨率释光测年及晚第四纪气候变化模式研究”的报告。李国强讲述了其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新疆天山地区研究晚第四纪黄土序列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他们发现:(1)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新疆黄土记录的古环境信息和石笋相耦合,间冰期气候暖湿,冰期气候冷干;(2)在亚轨道时间尺度和末次冰消期以来,新疆的黄土记录的是冷湿和暖干的气候组合变化;(3)中亚黄土沉积序列存在大于5万年的沉积间断;(4)印度季风驱动的北半球大气环流遥相关可能是导致中亚干旱区全新世(1.2万年以来)和MIS 5阶段(12-7.4万年以前)有效湿度变化的原因。 

    报告结束后,报告人和与会的老师及学生就相关科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青海盐湖所部分科研人员和学生、青海师范大学生地学院部分师生、青海省水文局和青海省气象局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赵井东副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李宗省副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李国强副教授做学术报告 

会场讨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