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所举行建所5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5-07-09 编辑:科技处

  78日,值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建所50周年之际,特邀请日本福冈大学山口敏男教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刘会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刘中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潘世烈研究员做学术报告,与会嘉宾、职工、研究生等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报告由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段东平主持。 

  首先,山口敏男教授做了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in Bulk and In Confinement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液体结构和动力学方法的突破和解决方法、不同温度和压力下LiClMg(NO3)2溶液的水相结构以及限制条件下水相的结构和动力学等。山口敏男教授现为日本溶液化学会主席,作为溶液结构研究的国际权威专家,其研究领域涉及溶液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及配位化学等。 

  刘会洲研究员就其在萃取领域开展的最新研究工作和成果,做了题为“Selective Extraction and Grouping Separation of Multi-Metals from Hydrometallurgical Leach Solutions of Complex Ores by Three-Liquid-Phase Partitioning Approach”的报告,报告中对液--液三相萃取体系以及该体系在不同复杂体系分离中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并探讨了该体系应用于盐湖重要元素的高效分离。刘会洲研究员主要从事萃取分离纳微结构界面调控及分离过程强化、生化分离和湿法冶金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973”“863”等多个项目。 

  刘中民研究员做了题为“甲醇制烯烃: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化”的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重要性、反应机理、发展过程、工业化几个方面介绍该项技术,利用该项成果,在包头神华集团建成首个工厂,此后在国内先后建设多个工厂并投产,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典范。刘中民长期从事应用催化研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技术(DMTO)工业性试验并通过了国家级技术成果鉴定。20108月,采用DMTO技术的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甲醇制烯烃(60万吨/年)生产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2011年实现商业化运行,引领了我国新兴煤制烯烃战略行业的发展,该项技术于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潘世烈研究员做了题为“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的报告,报告阐述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发展历程、应用、研究现状,硼酸盐深紫外倍频晶体材料、中红外倍频晶体POC等代表性成果,最后就实验室研究方向做了详细介绍,实验室主要瞄准光电功能晶体与器件方向,开展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双折射晶体等研究,目前已合成200余种新化合物,其中以BBOFKBOCRBBO为代表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能,NBBF双折射晶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四位专家就不同层面、不同研究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做了精彩的报告,此次报告促进了所内外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有益于科研人员开阔学术视野,带动青年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