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独特的历史构造、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水矿资源、珍稀的生物区系,使其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在青藏高原独特的构造背景、气候条件下,内流区部分湖泊已演化为高盐度水体,于是就有了现在形形色色的盐湖。
作为我国唯一专门研究盐湖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简称青海盐湖所)自建所以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献身盐湖事业的科研工作者,年轻的李庆宽就是其中一员。
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使命在肩,一名又一名如李庆宽一样的新一代盐湖科技工作者,沿着前辈走过的盐湖路,扎实基础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为盐湖事业贡献科技力量。
结缘探索神秘盐湖
李庆宽专业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盐类矿床成因与演化。2013年考研进入青海盐湖所后,便开启了他对盐湖的探索之路。
李庆宽与盐湖的美丽邂逅,是入所初期开展的一次察尔汗盐湖考察活动。眼前湛绿的卤水、洁白的盐花、庞大的工厂、繁忙的工人、纵横交叉的采卤渠,竟让原本寸草不生、遍布沙尘的盐滩显得生机勃勃。博物馆里陈列的盐湖老物件、望不到边的万丈盐桥、盐滩上新老交替的工作站无一不在记录着盐湖无尽的故事。
我国是世界上盐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盐湖数量多、类型广、其中察尔汗盐湖矿产资源储量大,号称是中国最有价值的湖泊,研究察尔汗盐湖对高效开发盐湖资源,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盐湖不仅有绝美的景观,而且蕴藏着丰富的钾、锂、硼、镁、钠、溴、铷、铯等资源,一个个盐湖便是一座座资源宝库。
围绕着盐湖资源元素的物源及成矿机制,年轻的他在导师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开始了系统全面的学习。2020年,李庆宽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在青海盐湖所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
幸运的是,在第二次青藏科考和企业项目的共同资助下,他有机会带队去西藏藏北高原开展系统的盐湖考察工作,由此开展了为期100多天的野外考察。
第一次野外出发前,李庆宽激动而紧张,用了一个月准备各种审批材料、采样工具、生活保障用品等,因为待考察的盐湖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高寒缺氧,极端天气频发,部分盐湖更是位于无人区内,条件艰苦,任何突发情况都将会给第一次去西藏的他带来巨大考验。而真正登上藏北高原时,它却展示了最温柔的一面,八九月的高原绿草茵茵,湖面大部分时间也风平浪静,但湖边的沼泽也会让他和队员们吃些“苦头”,陷车拖车的情况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疫情、车辆损坏也拖慢了考察进展,但最终大家克服了高原缺氧、道路崎岖、吃住条件差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预定目标。
逢山开路 坚守盐湖科考一线
面对第二次野外科考,虽然任务更重,但李庆宽觉得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已然和西藏盐湖打成一片,恰恰在这一次,西藏藏北高原展露了它无情的一面。寒冷缺氧、狂风大作,冰雹突袭、暴晒脱皮,沼泽陷车、发烧晕船、偶遇狼、熊等危机轮番折磨着科考队员们。大家几乎每天都是边吃药边工作,8人的队伍仅剩4人开展工作。期间一名队员因为感冒导致肺水肿不得不连夜赶回日喀则,一位司机也是十多天里边赶路边输液。而剩下的队员依旧坚守在无人区,当车队到不了湖边时,队员们就抬起橡皮艇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湖里走,那样高的海拔,那样重的皮艇,那样疲惫的身体,那样泥泞的沼泽,大家能听到的只有彼此粗重的喘气声。
李庆宽介绍,在船上采样的工作每天接近10小时,他和队员们除了要忍受吃饭上厕所等诸多不便之外,还要应对旋即而来的大风冰雹。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海拔超过5000米、水深70米的龙木错考察时,4名队员3人下船1人守车,在即将完成最后一个点采样时,采样船的发动机出现故障。
“当时湖面上风浪正大,无奈之下我们只能随浪飘到湖边,等把船拉上岸已到了当天晚上8点半,上岸才发现,科考车在湖的西南角,我们在湖东北角。”李庆宽回忆着。由于无人区无信号,联系不上科考车,大家决定先沿着泥泞不堪的湖边步行前往远处的一个修路站进行求助。穿着雨裤的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翻过一个又一个小河沟,却总也走不到看似不远的修路站。
凌晨两点半,队员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终于抵达期盼已久的修路站。可依然联系不上科考车上的队员。幸运的是,修路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从自己仅有的食物中拿出水和面包让科考队员们充饥,主动开车把他们送到有信号的地方与科考车上的队员取得联系。
回想起那天的场景,李庆宽除了感慨有运气加持外,更为队员感到自豪。“中途没有掉队的、回去没有放弃的,大家始终坚守在盐湖科考一线,用脚步丈量盐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感慨着。
“盐湖精神”在藏北高原矗立
一路走来,科考队员们历经了高寒缺氧、日晒冰雹、坏车陷车、巨风骇浪、感冒生病等重重困难,也领略了藏北日出日落、高山冰川、热泉喷涌、绿水蓝天的绝美风景。
李庆宽说,这种经历不仅锻炼了大家的身体,更磨炼了每个人的意志。也正是在科考途中,科考队员才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盐湖精神,每每遇到困难,支撑大家不断坚持的信念也来源于此。
“盐湖精神”已传承数十年。早在20世纪70年代,青海盐湖所老一辈科学家们就已经走过这条考察路线,那时气候更恶劣、交通更为不便、物资保障更差,但以盐湖科技事业的开拓先驱柳大纲先生为主的盐湖科技工作者,肩负国家使命,胸怀人民需要,依靠简陋的野外科研装备,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赴沼泽草原,进戈壁沙漠,越雪山大河,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对盐湖资源开展了深入的科学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盐湖的分布、类型、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初步建立了高原盐湖成盐演化、成矿规律的理论体系。
他们把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挥洒在了祖国西部,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奉献给了盐湖事业,有人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一日有四季,风吹盐沙跑”是人们对盐湖严酷地理环境的生动写照。说起此次考察的收获,李庆宽自信满满。据介绍,这次考察历时73天,行程近2万公里,主要系统考察藏北高原50多个盐湖,获得24个主要盐湖的水深、湖盆地形等详细数据,采集各类样品1200余件,为全面了解西藏盐湖战略性矿产资源禀赋现状、明确资源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及深入认识盐湖资源成矿机制奠定了扎实基础。
“经所党委批准,科考队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我有幸担任支部书记。”在李庆宽看来,偏远地区艰苦条件下开展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为期100多天的科考过程中,科考队员能够全面推动科考任务的顺利完成,临时党支部的作用功不可没。临时党支部在科考一线充分发挥组织力,不定期开展支部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积极推进党建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广袤天地,大家抱团取暖,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共同挑灯学习的场景,至今想起来都是令人难忘,那一刻,信仰的力量支撑着大家,正如一位科考队员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关键是要认清自己内心热爱的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持续的动力,去创造辉煌;才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去绽放光芒。能够为盐湖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此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