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2022-05-06
说起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杏儿藏族乡日扎村,刘鑫并不陌生。
2013年起,刘鑫所在的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简称青海盐湖所)承担起日扎村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任务。近十年来,青海盐湖所采取第一书记定点帮扶、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和政策支持等多项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为日扎村脱贫致富点燃新希望。
5月6日,在青海盐湖所,科研人员刘鑫向记者叙述着他眼中的日扎村新貌。不久前,刘鑫驱车从西宁市出发前往日扎村,两小时车程,绕行一段崎岖盘山路后,刘鑫抵达目的地日扎村。在青海盐湖所驻村第一书记张全有的陪同下,刘鑫走进一户人家,主人是62岁的藏族老人安拉果,在得知眼前的客人来自青海盐湖所后,安拉果热情地拉着刘鑫的手说:“青海盐湖所就是我们的亲人,欢迎到我家来做客。”
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安拉果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回忆说,日扎村在山坡上,过去盘山路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村民出行很难。多亏青海盐湖所帮助协调修路,村民出行方便了,日扎村与外界的联系日渐多了起来。刘鑫还了解到,青海盐湖所驻村工作队干部在得知村民用水难以后,多方联系将自来水拉到了每户村民的家里,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你看,路灯从山脚下安装到了每户村民家门口,太阳一晒就能发电,晚上村里再也不是一片漆黑了,这也是青海盐湖所的功劳。”安拉果指着路边矗立的路灯杆说。
刘鑫知道,这是单位给村里安装的太阳能亮化路灯,那一抹亮光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路,也温暖了村民的心。
边走边聊中,安拉果不时弯下腰捡拾地上的垃圾。问及原因,安拉果自豪的告诉刘鑫:“别看我60多岁了,也是村里的保洁员,每月还有一千多元的工资收入呢,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事。”原来,过去村民习惯性乱扔垃圾,驻村工作队干部为改善居住环境,积极倡导村民美化村容村貌,组织与村民一起捡垃圾。为让村容持续维持,在村里增设了保洁员公益岗位,村民自己担任保洁员,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增强村民工作的积极性。
说起日扎村的变化,驻村第一书记张全有如数家珍。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张全有深入村民生活实际,对每户村民家庭情况了如指掌。脱贫攻坚后,青海盐湖所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2.63万元,争取配套资金980万余元。交通、用水、村风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就医、教学、产业扶持、劳务输出等方面全力推进,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青海盐湖所帮扶日扎存实施“扶贫扶志扶智”项目,引导并加强对日扎村的教育资助,确保没有一名适龄儿童辍学。自2015年考取第一名大学生后,每年考取的大学生呈直线上升,到2021年共计考取大学生64名。将孩子们送出大山,高质量“移民”,有效阻断贫穷迭代相传。
“和谐美丽乡村”计划则完善了村级道路硬化、建成村委会办公场所、文化活动广场,援建村级人饮设施、医务室,显著改善了群众吃水、行路、就医、就学等条件,改善村风村貌;“发展牧业促脱贫”项目资助2.8万元建立10个家庭小牧场,为发展养殖业奠定基础。落实帮助资金47万元,切实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截至2021年底,具有规模化养殖户20户,年收入达92万元。配套的“甜高粱推广种植”实现规模种植,投入21万元资金,增加收益95万。“花椒种植拓路增收”项目开启了日扎村生态保护与发展增收、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试点探索,为农民增收拓展渠道,改变了农民经济收入单一的困境。
数据是直观的。现今,日扎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3000元提升为15700元,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极大提升。“虫草”经济还让全村外出挖虫草收入累计达1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