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院:历时6年,她给900多个中国盐湖设计“名片”

发布时间:2019-10-18

  科学大院   2019.10.17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硕士毕业以来,她辗转地理、资环、信息等多个学科;她曾荣获亚洲学者奖学金、美国福特基金会国际奖学金、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领导才能奖学金等多个资助;她长期致力于湄公河流域、洱海流域、大凉山彝族区域的人文地理研究。

  如今,她跨越小半个中国,从“彩云之巅”一路北上,来到“大美青海”从事盐湖研究;她深入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参与完成中国盐湖研究史上第二次大型考察,主导建设中国唯一的盐湖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王建萍研究员。

   

   只身北上 

  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王建萍算得上一个“新兵”,2012年2月入所的她“所龄”还不到7年。

  来青海之前,王建萍一直在云南昆明工作——那里是她的老家。

  1988年,王建萍第一次离开故乡。那一年,年仅16岁的她只身北上,前往兰州大学读书。在大学校园,王建萍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学生,一直是系学生会和学校学生会成员。她不仅主修完成自然地理专业,还辅修了兰大首期开设的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完成本科四年的学习后,大学老师认为她是读研的好苗子,建议她继续考研。于是,她又一口气读了三年经济地理专业硕士,主攻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 

  1995年,王建萍硕士毕业,回到家乡云南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任教。从一所大学到另一所大学,王建萍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份上的改变,更是为人师表的责任与担当。入职不久,王建萍就荣获云南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第一名,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但是,王建萍却拿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传道、授业、解惑,这对老师这个职业寄予了多大的期待啊!”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王建萍决定在脱离学生身份十年之后继续攻读博士。 

  2005年,王建萍以优秀的条件申请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师从Denis Shaw和 Dan van der Hoster两位教授。面对与国内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科研机制、学习方式,王建萍就像打开了自由飞翔的翅膀,仅仅用3年半时间,就获得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并且荣获多个国际项目的资助,将自己的学习和科研足迹延展到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 

  然而,就在别人认为王建萍会选择一个更好环境和更高平台开始下一步事业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向她抛来橄榄枝,负责中科院科技基础专项“中国盐湖资源变化调查”中的盐湖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王建萍说,“当时自己也是盐湖研究领域的一个‘小白’”,但是常年在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积累,让她勇于承接了这个挑战。
  2012年,王建萍再次只身北上。不过,和20多年前那次北上不同,王建萍这次从四季如春的昆明来到了更加偏远的夏都西宁,而且,早已为人母的她还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在老家生活——她完全是只身一人投身青海盐湖事业。这让王建萍身边的很多人不理解。可是,王建萍却十分淡然地说,“如果大家都能到盐湖区走一走,就一定能理解我的选择了”。

  深入腹地 

  王建萍说,自己第一次看到盐湖就被震撼了。

  2011年年底,王建萍第一次进入柴达木盆地腹地。她坦言,当时对来不来青海盐湖所还有点儿犹豫。

  那一天,王建萍一行凌晨六点从西宁出发,晚上十点左右才到达青海盐湖所在柴达木盆地的野外台站。一路上,她见证了青藏高原上的日出,也体验了盐湖戈壁的日落。站在柴达木盆地的中央,王建萍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震撼——“方圆几百公里,荒无人烟,寂静无声,天地连接。透过碧湖蓝天,似乎能感受来自上天神灵的呼吸”。就在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留下来与盐湖为伴,留下来与高原为伍。

  从此以后,盐湖、戈壁、荒漠、蓝天、白云……成了王建萍的日常生活,由于负责中国盐湖资源数据库建设,王建萍的足迹并不局限在青海一地,而是经常往返于青海、甘肃、西藏、新疆等多个有盐湖分布的省区之间。 

  王建萍刚开始并不适应在野外舟车劳顿的生活。尤其作为一位女性,她坦言在野外的生活非常不便。王建萍说,很多时候,盐湖区的环境就和电影里刻画的一样:荒漠戈壁,一望无边,一条直挺挺的马路延伸到天际,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路边客栈,院子里横七竖八停放几辆越野车,角落里横梗几只盛水或盛油的铁桶,里面的水已经不知道存放了多久。旅店里的住宿条件更是非常简陋:“你得忍受一两周不能洗头洗脚(更不能洗澡),你得敢吃长了霉点的白菜、土豆,你还得适应在油光发亮的被子下面‘和衣而眠’……”

  

  王建萍和课题组成员在西台盐湖(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改变王建萍的初心。每每看到青藏高原上特有的自然景观,都会让她为之心动,并随手一拍发到朋友圈里晒一晒。有时是路边的一朵无名小花,有时是旷野无人的沙漠戈壁,有时是壮丽雄伟的水上雅丹,有时是天空之镜的盐湖美景……王建萍说,这些优美灵动的自然景色,既是她日常生活的调剂品,更是她不断向前的永恒动力。

  其实,真正吸引王建萍的是青海盐湖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王建萍介绍说,中国盐湖资源非常丰富,是地球上非常独特的一种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在青海盐湖中,有一百多种盐类矿物,诸如石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硼盐、钾盐、镁盐及锶盐等固体盐矿,还有钾、硼、锂、镁、铷、铯、溴等60多种有用化学组分,这些稀有元素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这也是我们小时候课本上说‘柴达木盆地是聚宝盆’的重要原因。”
   王建萍的任务,就是要盘点这些大大小小的聚宝盆的“家底”,弄清楚它们的资源现状、赋存条件、开发潜力等基础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挖掘新的应用价值。

  摸清家底 

  摸“家底”的工作首先依托于盐湖资源调查。 

  早在1957年,我国盐湖化学奠基人柳大纲院士就组织和领导了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调查工作,开展了我国历史上首次为期3个月的大规模、系统、多学科的盐湖调查。这次科学考察,为我国盐湖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1961年,西藏地质局和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盐湖科学调查队及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联合对西藏的许多盐湖作了广泛调查,初步揭开了西藏盐湖的奥秘。1965年,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成立,1976年和1978年,青海盐湖所对藏北盐湖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早期盐湖考察工作非常艰苦。很多调查队员骑马甚至徒步进入无人区,由于条件有限,大多考察工作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开展的,老一辈科考人员完全靠着坚强的意志和精神力量,完成了早期的盐湖科考任务,并发表了《中国盐湖志》《内蒙古盐湖》《西藏盐湖》等系列专著。

  但是,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野外调查手段和技术的局限,许多盐湖的数据和信息不全或者存在错误。特别是在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干预活动影响增强的背景下,盐湖资源系统变化较大。为了更加准确掌握我国盐湖资源的家底和变化现状,2012年,时任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所长的马海州研究员和王建萍研究员组建了近30人的考察团队,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盐湖调查。

  王建萍说,这次调查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艰难。 

  2013年10月8日,在海拔4500多米的无人区羌塘,西藏盐湖调查队的一位队员出现了高原反应症状——头疼、呼吸困难、失眠。平时身体素质较好的他一开始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但后来高原反应愈发强烈,让他觉得头疼欲裂,痛苦万分。万般无奈之下,他拿出纸笔悄悄给家人写了一封“遗书”,好在后来他依靠坚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幸运地撑过去了。

  2015年底,还是这支调查队进入西藏无人区的勒鞋武旦湖。这个湖距离青藏公路不到300公里,调查队原本计划3-5天就完成采样任务。然而,由于导航失误,使车辆迷失方向,并毫无防备地陷入雨后泥泞的地里。一辆车先陷进去之后,来救援的两辆车也先后陷了下去。整个考察队被迫滞留在无人区四五天之久。队员们在零下20多度的夜晚,困守在为了省油而不敢打开暖风的冰冷的驾驶室里,又一次写好了遗书,等待最后的救援。幸运的是,派出去徒步寻找救援的队员遇见当地开大卡车的牧民,最终把他们带出了无人区……

  王建萍说,在野外,陷车、遭遇凶猛动物、迷路等等意想不到的风险常常发生。为了摸清我国盐湖资源的家底,考察队员们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盐湖调查队的艰苦努力之下,他们完成了对我国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主要省区的盐湖调查工作。“凡是现有条件下可以到达的盐湖,我们基本都拿到了一手的数据”,王建萍自豪地说。

  仅在西藏,科研团队就对105个西藏盐湖进行了现场调查及采样,共采集湖表卤水样品238余件,湖滨固体盐类沉积物样品70余件;发现坐标错误盐湖43个,其中纠正坐标盐湖15个,新增盐湖2个。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科研团队还补测了各类盐湖基础数据,完成489份湖表卤水、晶间卤水野外样品信息,对卤水矿化度、密度、八大离子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室内分析测试。大量一手数据和盐湖样本,为盐湖数据库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度连接

  2018年7月9日,历时6年的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数据库通过科技部验收,这是我国目前数据量最大的专门针对盐湖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础数据共享系统。 

  该数据库收集了中国900多个盐湖的基本信息数据、盐湖区表生环境现状、盐湖类型、盐湖资源种类等共12大类数据。分设盐湖基础信息数据库、盐湖资源数据库、盐湖环境数据库、盐湖资源开发状况数据库、盐湖影像数据库和盐湖多媒体数据库等6大专题子库,数据量约达570GB。

 

  王建萍访问美国地质调查局(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打开数据库,一张中国盐湖地图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张地图将中国盐湖分布情况一览无余,从最东端的“乌兰花碱泡”(吉林乾安县附近)到最西端的“科克塔勒湖”(新疆麦盖提县附近),从最南端的“岗岗错”(西藏岗巴县附近)到最北端的“乌尔禾盐湖”(新疆乌尔禾区附近),全国各地盐湖的名称、面积、水深、水化学类型等基础信息清晰呈现。通过专题地图,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1977年至2013年来,中国盐湖的变化情况等。

  “我们基本整理了全国所有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上的盐湖的基础数据”,王建萍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给每个盐湖设计一张数字‘名片’,让不同的人通过这张名片科学了解中国盐湖”。

  谈起科学数据库的用处,王建萍津津乐道:“如果你是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了解每个盐湖的资源及环境方面的基础数据,同时掌握最新的变化数据,为自己的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如果你是普通读者,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了解盐湖百科知识,欣赏盐湖图片资源,起到很好的盐湖科普作用”“如果你是旅行者,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了解盐湖分布现状,设计独特的盐湖科考或旅行线路,发挥很好的旅行信息准备作用”…… 

  王建萍表示,未来数据库建设将以盐湖复杂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监测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模拟盐湖变化与气候变化及开采利用的关系,将更多的盐湖数据“牵引”、集中到这一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集成、分析建模和可视化等工具将其转换为信息和知识,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以数据和信息的杠杆引导盐湖科学跨域融合和创新,为地方政府、盐湖产业及公众服务,为中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科学管理、环境监测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王建萍说,除了发挥科学数据库的功能,盐湖数据的社会服务功能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出来。比如,在盐湖旅游中,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和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基础盐湖旅游资源信息,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即时的道路、天气等基础信息,甚至可以与当地住宿、餐饮等服务单位联系起来,打造盐湖特色旅游产品的智能指挥系统。到那时,“一部手机游盐湖”就真的可以实现了。

  “关于盐湖,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还等着我们。我们一直还在路上,还在奋力向前,不过,这不正是科学家们探索的乐趣所在吗?”王建萍微笑着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