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只有这样,中国的发展才能再上新水平。
对于志在洗刷近代科技落后而带来的屈辱、复兴国富民强梦想的中国而言,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必须成为创新型国家。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公众。
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也将主题确定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讨论与践行“万众创新”的热潮。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选择。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到万众创新,中国的创新之路正从宏观走向微观,从蓝图变为实体,道路越走越清晰,步伐越来越稳健。
去年以来,在中科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实验室,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意涵被不断演绎、丰富和深化。最近,关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又把创新发展的期待和使命赋予全体国民,使创新成为社会活动的主题。
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更是改变我们的生活、实现社会个体人生价值的强大引擎。
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对国家和个人而言均是如此。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堪称现代科学文化源起的英国皇家学会,不但确立了现代科学探索的基本规则,还将知识社会当作社会改良的目标。在其创立者眼中,皇家学会应建成类似于培根《新大西岛》中所述所罗门宫的样子,并试图以这个由科学家构成的小社会来引导整个英国大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一个科研机构最高尚的使命,不仅是完成科研项目、培养科研人才,更重要的是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精神,成为整个社会在精神层面可堪效仿的“蓝本”。
同样,仅有高端领域的创新不是整个社会的创新,只有创造全民创新、万众创新的氛围,才能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始终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作为这发动机核心部件的中科院,从没忘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始终走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近3年来,先进核裂变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先导专项陆续启动实施,突破性成果一个接着一个:初步建成暗物质卫星工程六大系统;首次实现百公里量级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完成超导质子加速器物理设计和次临界堆初步设计;建立气溶胶特性观测网……
为激发创新活力,中国科学院采取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举措。1998年,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开启标志。据统计,仅1998年至2003年,中科院SCI论文数量就增长106%,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论文数达到119篇,从1998年占全国的46%上升到2003年的51%。
2011年,“创新2020”全面实施,成为继“知识创新工程”后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创新2020”的重要抓手之一,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相继启动。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日前,中科院宣布正式启动“率先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提出5个方面25项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力争到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技术探索到工程活动,每一个领域背后,都少不了从体制机制创新到现实科技创新的探索、实践与突破。
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创新”面前,不应该忘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主要的引擎,中科院不仅要在成果创新、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创新实践与示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创新精神从科研人员扩大到研究团队、研究院所,影响辐射到整个科教界,再到全社会的普通公众,让创新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最抢眼的基因表达。
让创新基因普世化,首先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大胆探索,重点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继续率先垂范、不断探索,继续推行吸引人才、鼓励创新的政策。让创新基因成为最抢眼的基因表达,最终还在于推动成果转化,积极促进技术、工程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发挥技术创新在支撑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当创新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当创新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每一个公众才会投身“全民创业”的浪潮中,每一个企业才会进入“产业升级”的状态中,每一次改革才会释放出强大的潜力、动力和活力。
在引领万众创新的道路上,每个科技人员既是创新的微观主体,同时又是每片土壤中的创新酵素。从创新引领,到引领创新,每一个中科院人都要铭记自己全新的使命。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9-2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