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旸 王芳 颜欢 王佳可 发布时间:2013-10-2
在外求知的莘莘学子,从未忘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光荣使命,为此他们没有停止思索——如何把自己所学的本领同祖国联系起来,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挥洒得熠熠生光。他们是好样的,因为他们正在实现理想的征程中踏实前行
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博士王雪莹——
脚踏实地,理想激荡我心
2003年非典肆虐之时,我正读高中二年级,正在准备参加全国高中生生物学联赛。在我的记忆里,白色口罩几乎一夜之间成为“时尚”,板蓝根脱销,白醋告罄。每天都有新增病例,每天都有疑似病人被隔离,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又有人冲进战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所有的人都显得义无反顾。
那些日子里,我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准时收看一天4次的新闻联播。新闻里,那些医务工作者冲上去、倒下、再次冲上去,顽强地站在抗击病魔的第一线。电视屏幕上闪过在救护过程中牺牲的医生、护士、科研人员的最后面容,令我泪流满面,却内心激越。两千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用一场大火拯救了雅典;两千年后,中国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勇气和生命挽救了瘟疫中的国家和人民。我第一次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像那些牺牲的白衣英雄们一样,用智慧和果敢去拯救危机中的生命和文明。正是因为心中怀着如此厚重的责任感,我选择了在高中毕业时被保送到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大学的生活自由丰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年轻的我,面对着这个鲜活而嘈杂的世界,内心充斥着欲望和野心,渐渐地忘却了当年的理想与使命。直到大二的一个暑假,一次刻骨铭心的社会实践考察,终于把我那被繁华现实所迷惑的心唤醒,让我重新找到了年少时那份最初的感动和执着。
2006年的7月,我带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的一个社会实践小队,进入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艾滋病高发村落,展开对艾滋病人及其家庭生活现状的纪实采访。我们进驻的村庄是病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由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重点监护。我们被安排在“阳光家园”(建“阳光家园”,是为了帮扶一些艾滋家庭遗留的孤儿和老人,由专门的看护人员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入住,每天走街串巷,与村民交谈,有选择地对部分家庭深入采访,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面貌。我多次被那些质朴的村民所感动,他们的乐观、坚韧和豁达,都深深地在我心上打下烙印。
至今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个场景,是一天下午采访结束之后,村里的一群孩子簇拥着“护送”我们回驻地。黄昏时的村庄无比静谧,绿油油的一望无际的田地,连绵起伏的远处的山峦,在夕阳金色余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在这样宁静祥和的氛围下,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惬意,却又无以复加的悲伤。孩子们在乡间的小路上嬉戏追逐,玩耍打闹,纵情地奔跑,放肆地高喊。一瞬间,这一切让我想起了自己遥远的童年和彼时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然而眼前的这些孩子们,却在承受着我所无法理解的生活重负。
看到孩子们准备赛跑,我突然心血来潮地加入,并鼓励他们说,跑得快就有奖品。于是一声令下,孩子们个个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起来,我的心情也随之轻快地像要飞起来一样。我看见那个最小个头的小女孩被同伴们远远地甩在身后,生病导致的身体虚弱让她不停地喘着粗气,却仍然一副决不放弃的神态。我动容之下,跑过去一把将她抱在怀里,然后朝她的同伴们飞快地追上去。被追上的孩子都大声抗议说她在耍赖,她却在我的怀里乐开了花,扬着一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咯咯地笑个不停。那一刻,我抱着她,就像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一条小生命。我看着她笑,看着看着自己却笑出了泪花。
我曾对许多家人、朋友说,这样的一次社会实践,大概是我大学里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许多年后,我驾车行驶在异国他乡深夜空旷的高速公路上,脑海里依然清晰地浮现出那些孩子的脸庞,他们纯真的笑容,固执的护送,争先恐后地对我举手保证说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走出村庄看看外面世界的幼稚承诺。我始终记得,那个夏天,我遇见那样一群人,他们让我看到了对生命最深重的敬仰与渴望,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努力严肃地面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所祈求的,只是一次好好生活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历史悠久的威廉玛丽学院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赴美求学的这些年里,我有幸遇见良师益友,结识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他们每个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全人类的悲悯,无不感染和鼓励着我。是的,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许多时候,想起2003年的非典,想起艾滋病村的孩子们,想起2008年的汶川地震,心里那份激越依然在胸怀荡漾。祖国所经历的每一次灾难和不幸,都会重重地敲打我的心。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仅是对着外国友人自豪地说一句“I’m proud of being Chinese”(“我为是中国人而自豪”),更是应该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身先士卒顶上去,说一声“交给我吧,请放心”。如果说我有一个中国梦,那么我想,这个梦想,无关名利,无关荣耀,只不过将来可以有一个机会,能让我安放那些年里所有的青春理想。
全法学联主席张悦——
不懈追求,梦想改变人生
不知不觉,来法国留学已经4年有余。
刚到法国时,我就经历了第一个转变。同许多选择出国留学的理工科学生一样,我当时选择出国,就是一心希望学习国外先进科技,两耳不闻窗外事。
然而,毕竟是初次远离熟悉的环境,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要自己掂量思考,学业上的每一个困难都要自己独立面对,失落感、寂寞感时常笼罩心头。
此时此刻,一个组织走进了我的世界——学联。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中国学生聚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流,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学联的同学都是利用休息时间、不计报酬地组织活动,特别是帮助新同学更好地适应法国生活。当问我是否愿意加入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但这转变的缘由,我并没有多想。
我是2009年初加入全法学联的。在学联的工作中,我又经历了第二个转变。
那时中国刚刚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这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法学联也面临各种不同的压力。有一次,学联举办宣传中国文化的活动,几家前来采访的外国媒体利用一些中国学生语言不好的弱点,故意歪曲,然后大肆宣扬,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还有,学联希望像其他社团一样,申请场地开展活动,有时竟会受到种种刁难…… 但是,我们没有气馁。为了把中国学生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让法国人更了解中国,我们全力坚持了下来:在法国各地举办介绍中国的图片展;举办春节晚会和中秋游船活动;组织讲座、辩论赛,邀请法国人参加;举办就业论坛,邀请法国企业加入……
慢慢地,情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参加我们的活动,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和团体主动提出与我们合作,法国政府也越来越关心起中国学生。不久前,我们组织“平安留学讲座”,法国警察局的警官现场讲解人身安全问题。
这个转变是怎样发生的?我一直在思考。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博士研究生,2013年即将毕业。今后如何发展?很多人关心地问我,我本人也一直在问自己。
而这,正是我所经历的第三个转变。
当初走出国门时,我曾毫不掩饰地说:“我非常向往国外发达、先进的生活。”我和不少留学生一样,做着一个美丽的“美国梦”、“英国梦”或者“法国梦”。我虽然没有说永远留在国外,但也希望至少在外国多待几年。
可是,如果有人现在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明确地告诉他:“毕业就回国。”
这又是为什么?
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时的讲话,我百感交集,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终于找到了思索已久的答案,那就是中国梦!
我们每一个青年都有自己的个人梦:锻炼自己,有好的发展,做出成就。然而,当我们离开祖国、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后,才会发现,我们的个人梦,其实是离不开中国梦的,也就是说,中国梦决定了个人梦,它才是个人梦实现的保障。
有人问我,为什么愿意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更多的中国同学、组织更多的活动?我由衷地认为,虽然我牺牲一些个人时间,但换来的是更多人的欢笑和方便,让更多的同学安心地生活和工作,学到本领将来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是什么坚定了我把学联工作做好的信念?如果仅仅考虑自己的个人梦,可能只要做好自己的学业就行了。但正是因为有一个中国梦,身在异国的我们才深深地懂得,个人的成功并不能全面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只有国家和民族的成功,才能让世界更尊重我们,才能让我们的腰杆子挺起来。
又是什么让我明确了毕业后马上回国发展的信念?是中国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大好前景,以及我们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信心!习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身在异国,我们更能体会到这种历史感和使命感。更何况,国家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推出了多个“引才引智”项目,充分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许多从前满怀中国梦、但又担心回国无法施展才能的人,如今都打消了顾虑,拖家带口甚至带领一个团队回国服务。
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有机会亲身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我们肩上的担子无疑是沉甸甸的。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工作,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使命融入自己的血液,并为之奋斗终生!
巴西圣保罗大学留学生毕梦吟——
学有所成,语言架起桥梁
2012年 11月,毕梦吟参加圣保罗举办的中国与巴西教育对话论坛并担任同声传译。论坛上,两国发言人都强调加大双边公派留学生的力度,巴西甚至提出每年要向中国派遣5000名留学生学习中文、工程、科技等专业。“这两年来,中巴高级别会议一个接着一个,我时常以翻译的身份出席,更能亲身感受到两国关系的日益紧密。”毕梦吟说。
毕梦吟在课堂上也能深切地体会到祖国的发展壮大。圣保罗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在巴西享有盛誉,这两年来,老师上课时经常拿中国的发展作为案例。她充满自豪地回忆说,作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她也多次应邀向巴西的同学介绍中国是如何推动民族复兴,从“东亚病夫”变身为“正在觉醒的巨龙”。“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的名声确实已经漂洋过海来到另一个半球了。”
在圣保罗,除了圣保罗大学设有中文系外,还有中国开办的孔子学院以及其他开设汉语课程的语言学习中心,学习中文的巴西学生数量近几年呈直线上升趋势。“我总觉得挺奇怪,是什么原因驱使那些巴西人学习一门跟其自身语言相去甚远、而且实在难以驾驭的语言?”她的巴西朋友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或是公司有业务往来,将来可能要远渡重洋去工作;或是年轻人想为未来提早做一份打算,通过掌握一门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来拓宽职业发展潜力;或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多样而又相互包容的民族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又或只是单纯地想去那个传说中遥远却美丽的国度走走看看……当“汉语热”愈燃愈旺之时,两国的认识和了解也日渐深入。
2008年,毕梦吟作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协助巴西记者翻译的时候,一个巴西记者悄悄地告诉她,在来北京之前,他特地十分郑重地向母亲告别,因为中国无论在地理上还是认知上,对他来说实在太遥远了,他对于中国的印象仅仅来源于巴西媒体的描述。但他到北京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与想象完全不同的城市,集古老的文化和最新的基础设施于一身,完美地展示着中国飞速前进的足迹。毕梦吟听完不禁哈哈大笑,又不禁担忧:世界对中国的报道大多还停留在那个落后的年代,没有很好的交流和传播,就难以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这更加坚定了毕梦吟学好葡萄牙语、做中巴交流使者的决心和信心。“毕业后,我希望能回到中国教葡萄牙语,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更多的中国孩子,让更多的人能为中外交流添砖加瓦。”
“现在,有关中国的报道屡屡出现在巴西的主流媒体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前往中国寻找商机,近两年的广交会,前往广州的巴西人就达到上千人。无论我们身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祖国的怀抱里,只有尽自己的全力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才能真正实现心中的梦想。”毕梦吟对记者说。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学联主席陈蕴哲——
心系祖国,奉献促进交流
“中国梦赋予我们海外学子坚实的信念与奋斗的动力。”在网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留学生陈蕴哲非常激动。
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并非易事。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可以比澳大利亚学生做得更好,陈蕴哲每天从早8时到晚10时都扎在学院办公室进行科研活动,每周研究时间常常达到70个小时,是澳籍学生的两倍多。在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议上,他的报告获得最高评价,并作为唯一一个优秀学生研究报告入选学院范本库,这是该校中国学生首次获得这样高的荣誉。
陈蕴哲来到新南威尔士大学后,发现如何学以致用、回国就业,是所有中国学子最为关心的话题。他首先从公派生归国就业情况入手,分析造成就业难的原因。
根据他的观察,许多公派生都希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就业,一些发达城市的重点院校在人员引进方面已经供过于求,许多优秀留学生只能以合同工的形式暂时在学校从事无法完全发挥其才能的工作。而中国西部高校大量缺乏能进行双语教学、掌握国际科研前沿动态的高水平人才,许多学校每年都远远没有完成人才引进指标。
于是,他开始收集整理国家、各省市区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优惠政策,并将最新资讯传送给堪培拉地区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向他们说明祖国西部人才缺乏的现状。同时,他广泛搜集博士生的个人简历、研究课题等信息,向来澳访问的西部高校代表团推荐,为双方搭建良性互动平台。
由于在国外的研究能力受到认可,陈蕴哲备受鼓舞,希望能有更多中国学生来澳学习,也希望有更多澳大利亚学校的教授前往中国交流、教学。思索一番之后,陈蕴哲开始积极扮演使者的角色,将自己在新南威尔士大学熟悉的导师、专家邀请至曾经就读过的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讲学。通过交流,新南威尔士大学逐步开展与中国学校的合作研究项目,更多的中国同学拿到了奖学金,一些澳方教授也招收到了自己满意的中国学生。
陈蕴哲说,作为一名留学生,他深知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国度,除了学习,还会面临思想和生活上的很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异乡也能感到和祖国的紧密联系,作为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陈蕴哲和其他同学一起开展“学习理论,钻研科学,身在澳洲,心系祖国”系列理论学习活动,倡导在澳留学生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公派生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点滴事情吧。”陈蕴哲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