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所锂同位素分离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4-05-10

自然界存在锂的稳定同位素有两种:7Li和6Li,在核反应中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锂产业链延伸的高端产品,高丰度锂同位素具有附加值高的显著特点,1 kg 丰度为99.99%的氢氧化7Li价格即超过10 万元,1 kg 丰度超过90%的碳酸6Li价格超过100万元。高丰度锂同位素不但可以实现盐湖锂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更可带动高丰度锂同位素下游产品的开发,衍生新的高附加值产业。

公开资料显示锂汞齐法是当前锂同位素规模化生产的唯一方法,大量汞的使用存在极大的环境风险和职业健康危害,美国、欧洲(除俄罗斯外)等已停止利用该工艺生产锂同位素。此外,受到汞产量的限制,锂汞齐法产能有限,无法满足未来核能行业对锂同位素产品的巨量需求,开发锂同位素无汞分离的绿色、高效新方法势在必行。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同位素分离与化学品精制课题组针对苏丹Ⅰ(1-苯基偶氮-2-萘酚)萃取富集7Li分离效应低问题开展研究。基于离子液体在锂同位素分离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协萃性能,将离子液体引入苏丹Ⅰ体系中,构建苏丹离子液体(Ⅰ-[HMIm][BF4])萃取体系,极大提高了苏丹Ⅰ对7Li的分离能力。苏丹Ⅰ与Li+是1:1进行络合,过程中离子液体在跨界面迁移中主要起辅助作用,离子液体阴离子亲水性越强,其辅助萃取作用越强,且计算表明离子液体的阴离子极有可能参与了苏丹Ⅰ与锂离子的配位。此研究成果在New Journal of Chemistry期刊发表封面学术论文一篇,SCI收录。

封面论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