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所研究生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获奖

发布时间:2014-04-03 编辑: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328-30日,第十四届中国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40余名相关学者参加这次会议,参加单位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及国家各部委的相关研究所等。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是承办单位之一。该系列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会议报告涵盖了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在方法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国际著名年代学刊物Quaternary Geochronology的主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Rainer Grun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做了大会特邀报告;他曾两次访问青海盐湖所。本次会议设定了一等奖一名和二等奖两名。青海盐湖所博士生孙永娟同学的报告获二等奖。孙永娟同学作了题为when did prehistoric human beings migrate to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史前人类何时踏上青藏高原)的报告。她的报告利用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方法厘定了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迁移的年代框架,认为最早的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约在1.5万年前,而不是过去认为的约3-4万年前。这对史前人类研究及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盐湖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青海盐湖所联合培养的华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陈仁容同学做了“西藏东南部帕隆藏布流域冰川沉积物光释光定年研究”,也获二等奖。青海盐湖所研究生在该系列学术会议中已连续三届获奖(第十二届一等奖和十三届二等奖)。 

  此次会议上,青海盐湖所赖忠平研究员还做了题为柴达木盆地的地貌演化----年代学视角的大会特邀报告,并主持了一个分会场;安福元博士作了题为昆仑山黑海湖高湖面湖相地层光释光与碳十四年代对比及其环境意义的报告;赖忠平研究员的博士后刘维明博士作了题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格嘎古冰川堰塞湖:年代与地貌效应”的报告;常秋芳博士生作了题为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阶地和冲击扇年代及其地貌意义的报告;芦宝良作了题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天然草场成壤黄土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的报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