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博闻讲坛讲述名画中的医学

发布时间:2014-04-24

  为加强人文教育,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进一步推动科学与人文相融合,4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博闻讲坛第二十讲在上海生科院生科大楼报告厅举行,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核医学和医学教育专家黄钢教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名画中的医学。讲座从全新的角度带领大家赏析世界名画、揭示了隐藏其中的医学真相,吸引了健康所及来自生科院近80名师生员工前来参加。

  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创作的《拉普教授的解剖课》拉开了整个讲座的序幕。画面中,拉普教授向七名学生演示解剖的过程,学生们围绕在大体老师的周围,神情专注地聆听着老师的讲解。随后,黄钢对多幅名画一一作了解释: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和达芬奇《维特鲁阿人》两幅画都是根据尸体的解剖,描绘了人体的构造,不仅解剖结构清晰合理而且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伊金斯的杰作《大诊所》和《阿格纽的临床教学》,则标志着10年间外科的飞速发展的过程,提示了麻醉、消毒、隔离措施的出现。黄钢坦言,许多世界名画中隐藏着非常清楚的脉络,与医学发展的轨迹极为匹配,可以清晰地揭示整个西医学的发展和变革过程。

  大家最关注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被黄钢从解剖学角度重新进行了解释:人微笑时,嘴角和双眼会因肌肉带动而微微上翘。但这幅画却里没有,主人公的嘴角和双眼被蒙上一层薄纱,神秘微笑就此诞生。此外,蒙娜丽莎的脸部、手部略显浮肿,下眼睑处的脂肪沉积斑块也显示有营养过剩的现象,前腹微微隆起,可猜测为怀孕症状,所以神秘的微笑可解释为她初为人母那种羞涩、忐忑及兴奋的复杂内心呈现。

  在讲座过程中,黄钢多次谈到医学是包含科学并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医生是展现人文关怀的伟大职业。《穆勒医生》和《阿雷达大夫和我在一起》两幅画都展现出医生和病患之间的相互信任的丰富故事和想象空间,展现了坚毅、自信、奉献、从容博爱、睿智的医生形象。

  黄钢感悟,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医患关系的彻底疏远,要成为一个好医生,本身应该是一个人性丰满、人文浓郁和人情细腻的职业人。医生要用自己的全部去关爱病人,并真正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疾病对病人所产生的痛苦,这才是医学文明发展的真正方向。

  讲座最后,黄钢与现场观众交流,详细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健康所孔巍书记向黄钢赠送了博闻讲坛演讲嘉宾证书。


附件: